东软经过多年的信息化建设,积累了丰富的信息化实施经验。充分利用东软强大的开发能力,东软把造纸行业企业信息化建设过程中的问题,形成了东软独特的解决方案,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
造纸企业信息化系统的五级架构分解:

造纸企业信息化系统平台:

1、 企业核心信息化平台
解决产销协同问题:产销一体的销售管理系统,实现供应链协同。对整个销售网络服务的最小化;降低费用,最小化货存短缺;提高在销售时的现货数量;降低整体存货水平,提高周转率。属性管理,造纸企业产品描述的最大特点;基于特征属性的产销主数据架构。订单组合功能DIMP满足造纸行业特殊业务的跟踪和管理。通过信贷管控,建立良性的客户关系,减少造纸企业的运营风险。计划性维护、保养设备,降低设备故障率,避免故障停机的开机成本、维修成本、时间成本。提高设备的可靠性、稳定性,设备管理非常重要。满足造纸企业财务业务一体化平台,实现财务与业务集成,应收、应付的穿透与追溯。 总账和明细账之间的统驭必须是无缝集成,不需要人工核对;明细账(例如固定资产)独立管理相关子账详细业务信息。以流程订单为成本核算对象,按单实现对生产过程各工序的物料、人工、制费等消耗的成本的核算,实时掌握成本变化,实现成本核算的“事中控制”。
2、 条码扫描系统
实现条码扫描跟踪,物料仓储垛位管理。采用条码技术实现入、出、移、盘的扫描管理,互联互通。通过手持终端交互完成,简化库内作业管理规范,同时使内库作业执行更加简易,纸品查询更加快捷。成品码单、堆垛管理、单包号管理。
3、 制造执行系统(MES)
生产制造环节在企业降低成本和提高产品质量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缺乏生产管理手段的生产现场就如同一个“黑箱”,因此提高生产管理手段,关注生产现场日益成为企业所关注的焦点。然而生产制造是个复杂的过程,伴随着许多管理难点,也面临着各种繁杂的问题。东软制造执行系统(MES)基于造纸企业的特点,提供了从生产计划下达、生产计划排产、工序加工、到成品入库整个生产过程的实时数据采集、控制、分析和历史追溯,为企业提供了生产过程透明化管理的有效途径,最大化的为企业创造价值。
4、 复卷分切排刀系统信息
集成的解决方案根据客户交货期、设备能力状况、换浆的合理性等因素,按一定的规则自动算出最佳生产排产方案,合理的排产方案可以避免频繁换浆导致质量不稳定和成本上升。有助于驱动高效又具成本高收益的制造运营以消除浪费和降低能源和生产成本,同时始终满足客户要求、质量和合规标准。结合排刀系统,提高成品率。满足公司对生产绩效考核的需求。业务接口数据力求准确,迅捷。